当前位置: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正文

面对专家帮查,企业为何怕了?

发布日期:2024-05-09   来源: 中国应急管理   浏览:267

“专家确实发现了很多隐患问题,但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。”

“检查和复查的专家不是一拨人,两拨意见不统一,搞得我们在整治问题时反复折腾。”
“有些专家收钱不办事,我们的管理水平反而因聘请专家下降了。”
…………
记者在采访时,听到很多来自企业的抱怨。当前,不少地区采取“执法检查+专家帮扶”的方式弥补专业监管力量的不足,但作为“用户”的企业,体验却不总是美好的。
不可否认,近年来各地开展专家帮查服务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,检查带专家是好事,对软硬件管理和本质安全提升都有帮助,但也表示专家走后,自己怎么查、怎么管、怎么处置仍一知半解,导致帮查浮于表面、不够深入。不少企业甚至表示,该制度在运行中出现了新问题,上演了不少怪事儿,让他们萌发出“怕”的心理。
企业怕什么、为何怕?是什么让本应是好事的“专家帮查”变了味?对此,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。

一怕影响生产

  只“诊断”不“开方”
服务成了处罚“马甲”

政府部门应如何用好专家帮查机制——是把其当成执法处罚的依据,让企业“怕”?还是将其作为监管服务的抓手,让企业“盼”?

东北地区一家企业人员告诉记者,最怕专家和执法人员一起“琢磨”企业,怕被处罚、怕停产。“有些检查组并非按照‘送服务’的原则,而是专门对照法律法规罚条检查。”这名企业人员说,这种类似“钓鱼”的检查一查一个准,企业只能认栽。
如此“零容错”的检查,显然不符合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,也让“帮扶、服务”变成了行政处罚的“马甲”。
有的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反映,一些专家认为自己是检查组成员,习惯以训斥的口吻讲话,动辄就搬出“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”“标准规范要求的”等说法,对提出的问题隐患不解释,对企业的质疑或合理解释不理会。还有的专家检查不接地气,把其他企业的管理经验或要求强加给被检查企业,对相关标准没有强制规定的内容也要求企业整改,美其名曰“更加安全可靠”。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虽然这些例子反映的是个别现象,但从中折射的深层次问题值得深思,即政府部门应如何用好专家帮查机制——是把其当成执法处罚的依据,让企业“怕”?还是将其作为监管服务的抓手,让企业“盼”?
“与专家同行的执法人员在与企业、专家沟通确认相关标准规定后,应及时制止专家随意‘加码’的个人行为,维护企业正当权益。在下达检查文书时,问题隐患描述完后,紧跟着写明违反的标准规定条、款、项,无强制性规定的一律不在检查文书上体现。”山东省泰安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周永说。
除了怕被处罚,有些企业则认为,频繁的检查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,而且发现隐患又要投入一笔钱来整改,因此怕专家来。
重庆一家机械加工企业负责人介绍,该企业是小微加工企业,频繁的指导检查会影响生产质量和进度,“虽然专家提供技术服务确实帮企业查出了隐患问题,但或多或少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”。业内人士表示,企业的这种担忧,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企业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,但反观专家帮查制度,确有可改进之处。
“要让企业消除抵触心理,就要突出专家帮查的服务本质,不能让帮查成为处罚的工具,更不能只检查不服务。”业内人士表示,尤其是政府监管部门,要做好对企业的宣传工作,强调其检查结果不作为执法检查处罚的依据,切实消除企业顾虑。
此外,还应系统制定帮查服务方案,不仅要给企业“做诊断”,更要“出良方”,从专业角度提出意见建议,帮助企业提高隐患排查治理能力。同时,监管部门也要同步提高专业能力,不可过度依赖专家,尽可能全面掌握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状况,提升安全监管水平。

二怕被忽悠

  “砖家”说外行话被诟病

遴选机制陷形式主义“泥沼”

个别专家敷衍了事,仅仅为了完成政府交办的任务,赶场似的在作业现场转一圈就去会议室抽烟喝茶,在现场检查时不提任何问题,会场交流时也不提任何建议,专家费拿到手就走人

有些检查走马观花,不疼不痒;有些专家说外行话,不懂装懂。提起专家帮查不专业的问题,不少企业有话说,表示“害怕被忽悠”。
某市在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活动中,组织专家到企业开展监督指导。个别专家敷衍了事,仅仅为了完成政府交办的任务,赶场似的在作业现场转一圈就去会议室抽烟喝茶,在现场检查时不提任何问题,会场交流时也不提任何建议,专家费拿到手就走人。
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检查走马观花的问题不是个例。据江苏某乡镇安监办工作人员介绍,该镇每年会向第三方机构购买一次专家帮查服务,对当地企业开展安全检查、复查整改、台账整理,整个流程约一周。由于时间紧迫,帮查服务往往变成了日常执法检查,不能全面找出企业的安全管理漏洞,也不对企业开展详细的指导和培训,被笑称“只是花钱买检查台账”。
除了检查不靠谱,帮查专家和企业行业不匹配的问题也受到诟病。
安徽一家建筑施工企业人员告诉记者,该企业有一次请专家到工地检查,专家竟然不会使用双背安全带,还说自己有恐高症,不能上塔吊查找隐患。因工地生活条件较差,原定10天的帮查服务,3天就草草结束,列出的隐患及整改建议有不少是外行话。后来才知道,合作单位以为安全工作没有专业之分,于是请的专家有一多半是其他行业的专家,说外行话也不难理解了。
提问题简单笼统,讲依据不甚明确,谈指导几近于无……以上种种现象,既反映出专家个人专业素质不高,也暴露出组织无序、制度落实松散等一系列问题。重庆一位参与过帮查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,检查时“谁的声音大就听谁的”“谁跟应急管理部门或企业熟,检查定调时就听谁的”。如此“带节奏”的检查,难以保证结果的专业性。
“有些检查本身就带有突击性,临时从企业抽调专家,检查前不对专家进行培训,专家不熟悉检查要求与相应的标准规范,不了解被检查企业的工艺与重大风险点。有的地方只管聘专家入库,不对专家进行培训与培养,急了就随便找几个凑凑数。”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总工程师程长进说,专家在一家企业只待半天,更多时候在现场不到一个小时,只能看到啥就提啥,检查缺少针对性,而且当地政府部门如果未及时对当天检查的情况进行总结,“不疼不痒”式的检查很难避免。
针对专家说外行话的问题,程长进分析道,有些专家管理能力强,技术能力弱;有些专家技术能力强,但很难提出更深层次的建议;有的地方在选择专家时不严谨,选出的专家专业不“对口”。
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由于专家遴选机制不完善,一些理论水平、实战经验不足的“砖家”混进了队伍,建立专家库只看数量不重质量,选人用人不顾企业实际,种种“怪操作”让专家帮查陷入形式主义“泥沼”。
对此,业内人士建议,要明确专家遴选的标准要求,加强对专家的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,建立企业反馈评价机制,对多次不达标的专家进行约谈,严重者取消其专家资格;在组织检查的过程中,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,择优选择理论和实践兼具的“对口”专家赴企业检查,让专家“选、用、评”各环节更加严谨顺畅。

三怕被折腾

观点“打架”企业叫苦

  检查一致性难保证

企业在迎接检查过程中,不同专家先后对同类问题提出不同的要求,导致企业在整改时反反复复,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

接受记者采访的企业人员,几乎都提到了“检查一致性”的问题,即专家观点“打架”,企业反复整改被折腾,以及用新标准对照老问题,企业整改难度较大。
东北地区某企业先后遇到两个专家组,A专家组说企业氨制冷机房只有观察窗不行,旁边还得开个联通门,于是企业在整改时砸了个门洞。结果门刚安好,B检查组专家来了说:“这门不能有。”企业只好又把门封上了。企业负责人愁眉苦脸地说:“这堵墙再折腾几次就快塌了。”
“企业在迎接检查过程中,不同专家先后对同类问题提出不同的要求,导致企业在整改时反反复复,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。”一位受访企业人员对记者说,可以理解专家们的意见不同,但这会让企业感到无所适从,让管理陷入混乱。
业内人士分析,造成专家观点“打架”的原因有三方面:一是标准之间“打架”;二是当标准规范的要求较笼统时,不同专家对其理解存在差异;三是专家业务水平参差不齐,有的不懂装懂,有的因个人原因故意夸大问题,想从企业整改中牟利。
“专家在检查的问题后面均应附上标准规范条款,且规范条款若为地方标准,应当使用检查当地的标准,以解决专家提问题随意和引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。”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矿山安全部部长尹里刚说,当专家去异地进行帮查服务时,希望当地应急管理部门能提供当地5年内的政策与法律法规文件供专家查阅,提高检查效率和适用性,而现实却是“根本没人考虑这个”。
多位业内人士还表示,在检查过程中可以增设挑战环节,允许企业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质询。企业负责人可以请专家把法律法规、标准依据一并告知,之后再逐一查看是否适用于本企业。
对于用新标准对照老问题,企业整改难度较大的现象,一位业内人士表示,应从实际出发,按照程序从新、实体从旧兼从轻的原则。比如,在消防领域,法律法规与标准经过不断更新补充,很多企业厂房布局并不合规,但在日常检查时,监管部门会根据厂房建设时间,适用当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,并不要求老旧厂房必须达到现行要求。但从根本上说,如果新标准要求更高,企业仍需对问题隐患,特别是对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整改。
对此,尹里刚也表示,法规标准是为生产服务的,而不是一味套用,专家提出的解决方案必须符合企业实际情况,应更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折腾。
针对个别标准“打架”的问题,程长进告诉记者:“从2016年的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,到2023年的安全生产标准优化评估,两轮整合优化后,各标准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,但因标准制修订涉及很多技术问题,需广泛征求意见,因此有个别标准还未整合优化到位。”
“这个问题说到底取决于企业对于风险的态度。新标准大多是基于事故教训、技术进步提出的,代表了理念和技术的进步。标准规范都规定了适用范围,有些适用于新、改、扩建,有的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企业。对于在役装置来说,如果不满足标准要求,理应进行整改。”程长进说。

四怕“问题专家”

 尽显“吃拿卡要”陋习

监管部门缺位助长越位

有的通过指定隐患整改物资品牌暗示企业;有的借检查之机向企业推销和自己利益相关的厂家产品;还有的借机向制酒企业讨要某地名酒经销权

记者了解到,各地专家队伍中还存在一些服务意识弱、职业素养低、工作作风差等“问题专家”。这些“问题专家”无法摆正自己的定位,把入选政府专家库当成自我宣传的金字招牌,在帮查活动中出现越位、错位的现象,甚至有少数专家尽显“吃拿卡要”陋习,严重影响了执法机关和专家团队的形象。企业看不惯又惹不起,有苦说不出。
“问题专家”有的通过指定隐患整改物资品牌暗示企业;有的借检查之机向企业推销和自己利益相关的厂家产品;还有的借机向制酒企业讨要某地名酒经销权……以上种种,无一不是借专家帮查服务之名,谋个人私利之实。
“专家作为政府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,除了要具备必要的专业技术能力外,还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标准,要遵守最基本的公平公正和廉洁自律要求,不能丧失职业道德底线、违背专业性原则,不能肆意刁难企业、借机获利。”北京航协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技术服务部副部长刘斌说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监管部门的缺位也助长了专家越位,导致“问题专家”活跃。
广东某地应急管理局一位监管人员对记者说,基层单位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和人手缺乏,将部分事项如安全检查、技术服务等外包给社会服务机构,通过向企业派驻专家等方式开展。在实际工作中,出现外包服务范围过大、专家越俎代庖等现象。有的专家甚至直接代替监管部门完成文件制定、项目评价等工作,负责全流程实施、检查,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”,极易出现“逐利执法”的问题。比如,被检查单位“定制”了某第三方机构或专家的服务,就能在执法检查中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,工作成效难以保障。
为全面规范专家服务行为,业内人士建议,要从人员、制度、市场三方面发力正本清源。
“要系统规范专家从入库到退出的全流程管理,建立健全评价体系,对出现问题的专家作出相应处理。同时,提供投诉举报渠道,发现存在应付了事、违规盈利行为的,依照相关规范进行处理,取消其专家资格,并纳入黑名单,涉及违法犯罪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。”业内人士表示,还应从规范安全服务市场的角度,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,倡导诚信经营,对不规范的机构及时约谈,涉及违法违规的立案查处。
“各地建立专家队伍,体现了‘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’的理念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应该支持和鼓励。但不可否认,还存在一些‘杂音’,比如,不能忽视部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事实。”程长进说,有的企业自己“腰板不硬”,对专家帮查存在抗拒心理,对相关信息藏着掖着,甚至还存在临时制作档案、票证的造假行为,对专家发现的重大隐患或重大风险点极力辩解,不认账、不整改,如果专家坚持原则,就说专家不听企业解释,甚至对专家的能力进行全面否定。

“无论是哪方面的‘杂音’,都需客观认识,从管好人、建好制度等方面,保证专家帮查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,消除企业‘怕’的心理,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安全服务。”程长进说。


 

  • +1

  • +1

    收藏


 
 
精彩视频
最新资讯
访谈
行业资讯排行
培训基地
中国应急服务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2-2020  蜀ICP备19029339号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:北京新网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川公网安备51132502000046号
微信
APP下载